CIS設計,意為企業識別系統設計。企業識別(Corporate Identity),常簡稱為CI,一般指品牌的物理表現。通常來說,這一概念包含了標誌(包括標準字和標準圖形)和一系列配套設計。一套企業識別系統(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;CIS)通常有特定的指引,用以指導和管理相關的設計的使用,如標準色、字體、頁面布局等一系列品牌識別設計,以保持品牌形象的視覺連續性與穩定性。
CIS設計分為三大體系的內容:
1. 企業的理念識別——Mind Identity(MI),
企業理念,是指企業共同認可和遵守的價值觀和文化理念,以及由企業價值觀和文化理念決定的企業經營方向、經營思想和營銷戰略目標。
2. 行為識別——Behavior Identity(BI),
企業行為識別是企業理念的行為表現,包括在理念指導下的企業員工對內和對外的各種行為,以及企業的各種生產經營行為。
3. 視覺識別——Visual Identity(VI)。
企業視覺識別是企業理念的視覺化,通過企業標識、商標、品牌、形象廣告、產品包裝、企業內部環境布局等媒體及方式向大眾表現、傳達企業理念。CIS設計的核心目的是通過企業行為識別和企業視覺識別傳達企業理念,樹立企業形象。
CIS設計的產生並非一蹴而就,它最早是由CI(企業識別)慢慢演變到CIS。在當時,嚴格的說CI應該更多的是企業商標、標誌等識別體系,CI成體系的建立可以追溯到20世紀40-50年代的美國。在此期間,美國的CBS公司、西屋電器、IBM公司三家企業先後有採用CI設計,其中以IBM公司的標誌設計最為著名。CI系統的導入使很多企業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,如克萊斯公司在20世紀60年代初,一下子把市場占有率提高了18%,1970年可口可樂公司導入了CI系統,改造了世界各地的可口可樂標誌,結果在世界各地掀起了CI的熱潮。
原文網址:https://kknews.cc/design/82qerjn.html
原文網址:https://kknews.cc/design/82qerjn.html